立秋节气是在每年八月初,这个时候三伏天还没有结束,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有些地方还会出现打雷闪电的天气。立秋后打雷有很多说法,多半预示着秋天干燥,容易出现干旱,农作物会减产,但是这些并没有科学依据。
立秋后打雷闪电有什么说法
1、后打雷,遍地是贼
俗话说:“秋后打雷,遍地是贼。”在农业生产低下的农耕时代,古人认为在深秋打雷,是不祥之兆,年景不好,流民失所,盗贼遍地,才会有此说法。还有俗语说:“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意思是说在秋分节气期间,当地出现电闪雷鸣的气候现象,就预兆当地农作物减产,秋粮歉收,稻米的价格就会飞涨。
2、打雷立秋,干死泥鳅
谚语说:“打雷立秋,干死泥鳅”。立秋这天光打雷,不下雨,往往预兆秋天干旱,缺少雨水。
3、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立秋打雷,预示着秋天预示着秋天炎热高温。谚语说:“立秋响雷,百日见霜”。根据二十四节气特点,等到秋季最后一个季节是霜降,天气已经低于零度,出现寒霜。谚语预兆,立冬之后才出现寒霜,说明秋天比较暖和,还没有霜降降落。
4、雷打秋,冬半收
“雷打秋,冬半收”这句话的意思说的是,如果在秋天的时候,特别爱打雷的话,那么今年冬天的收成就要减半。
因此如果秋天喜欢打雷的话,实际上说明这个秋天的气候已经非常干燥了,在农业生产上就意味着秋天的干旱。一般来说秋天的粮食收获之后,就要忙着种下一季的农作物,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气候非常干燥的话,在干旱的情况下冬茬农作物播种之后往往无法顺利的发芽生根,这样农作物在刚不从上之后就遇到了严重的干旱,自然会对后续农作物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立秋打雷代表什么
立秋打雷代表秋雨连绵,这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千百年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认真总结、归纳,反复验证,而得出的的结论。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季节进行秋季,气温逐渐下降,作物逐渐生长发育,趋于成熟枯黄。而打雷一般都是对流云和积雨云等云层之间因碰撞产生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逼迫积雨云产生雨水降落下来。
雷雨的出现,说明雨水频繁,往往形成阴雨连绵,是秋雨繁多的具体表现。秋雨多的年份,就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能造成农作物后期发生严重的病虫害,影响作物的成熟,降低作物品质,降低作物产量。
立秋后的天气特征
1、早晚温差大
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2、天气逐渐转凉
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